感秋五首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

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

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

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绕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

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感秋五首

〔杨万里〕 〔宋〕

秋晓寒可忍,秋夕永难度。

青灯照书册,两眼如隔雾。

掩卷却孤坐,块然与谁语。

倒卧卧不得,起行行无处。

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

似怜幽独人,深夜约清晤。

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

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

感秋五首

〔杨万里〕 〔宋〕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

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

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

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

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

请办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送刘子思往衡湘

〔杨万里〕 〔宋〕

浩斋先生第一孙,秀峰后进第一人。

向来著论三分国,唤起阿瞒戮奸魄。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归来定有惊人句,肯寄江西道院翁。

明发五峰寺

〔杨万里〕 〔宋〕

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若非人事牵,无奈老身懒。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

首涂天全湿,回辙云半卷。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

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

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杨万里〕 〔宋〕

书台城西幽绝处,古木排霄草荒路。

空斋深夜四无人,维予二人听春雨。

我如病鹤子茁兰,长幼不同同少年。

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

别来几何如昨日,我老过前子非昔。

来年裹砚试集英,侧耳胪传第一声。

感秋五首

〔杨万里〕 〔宋〕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

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

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

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

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

木悲不解饮,瑟瑟声怨咨。

我且呼曲生,细细斟酌之。

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感秋五首

〔杨万里〕 〔宋〕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寄题李俊臣南楼

〔杨万里〕 〔宋〕

庾家南楼天下无,李家南楼何似渠。

玉篸碧山罗带水,眼界风烟且千里。

何须横陈鹦鹉洲,月挂栏干西角头。

谪仙子孙五凤手,安得长江化作一杯酒。

寄题萧民望齐云楼

〔杨万里〕 〔宋〕

下泳山尖碧云起,添得奇峰三四觜。

老人登楼来看云,下瞰云端在平地。

急呼云师令执鞭,我欲乘此追群仙。

蓬莱阆风遍游览,归来落月满晴川。

秋暑

〔杨万里〕 〔宋〕

夏暑减未曾,秋暑增愈剧。

老翁避无处,茅斋聊憩息。

银盆满注水,银水同一色。

中涵双桂影,倒卧一天碧。

清光湛不动,欲弄还复惜。

偶然一播洒,树影碎相激。

洗面凉已滋,漱齿痛仍逼。

平生畏秋暑,老去畏弥极。